计量校准有哪些规章与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概述其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立法宗旨
立法的宗旨是加强计量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2、立法原则
统一立法,区别管理
3、适用范围
在中国境内,凡是使用计量单位,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定,制造、维修、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开展计量认证,实施仲裁检定和调解计量纠纷的,进行计量监督管理方面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都是计量适用范围。
4、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采用的是国际单位制。
5、计量基准
国家计量基准是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6、计量标准
县级以上的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需要建立本行政内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的公用作用,其数据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级有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可以建立本部门的计量标准,企业、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需要建立本单位的计量标准。
7、强制检定
强制检定是指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必须定期定点地由法定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范围有:
一、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二、部门和企事业单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
三、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列入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以由本单位自行定期限的检定,本单位不能检定的由有权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8、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是全国法定性的计量技术文件。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9、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事业单必须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否则工商部门不给办营业执照
10、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县级以上计量部门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11、计量纠纷的处理
因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器具标准和社会公用计量器具数据为准
12、违反计量法应负的法律责任
一、未取得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企事业单位而擅自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没收违法所得,并以处罚,责令停业。
二、计量监督人员违法失职,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处理,情节轻微的,行政处分
13、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计量工作
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基本法,包括有计量管理法规和计量技术法规两大部分。
计量管理法规是指国家为实施计量法制定颁布的各种条例、规定和办法。计量技术法规是指计量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技术规范。